CN
CN
FinTech China | Selected FinTech Frontiers (No. 204)
June 15, 2025

 国际金融科技监管动态

Global FinTech Trends

1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明确数字代币服务提供商的监管制度

MAS Clarifies Regulatory Regime for Digital Token Service Providers


2、国际清算银行和英格兰银行测试人工智能以检测实时支付中的金融犯罪
BIS, Bank of England Tests AI to Detect Financial Crime in Real-Time Payments

3、阿布扎比国际金融中心实施数字资产新监管框架

ADGM Implements New Regulatory Framework for Digital Assets

国内金融科技监管动态

Chinese FinTech Focus

4、甘肃:积极运用大数据平台对政府投资基金"募投管退"进行全流程动态监测

Gansu: Actively Using Big Data Platform for Full-Process Dynamic Monitoring of Government Investment Funds' "Raise, Invest, Manage, Exit"

5、央行、外汇局发文:强化福建跨境金融风险监测与防控

PBOC and SAFE Issue Document: Strengthen Cross-border Financial Risk Monitoring and Prevention in Fujian

6、湖南:综合应用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预警数据,持续打击非法金融活动

Hunan: Comprehensively Applying Local Financial Risk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Data to Continuously Crack Down on Illegal Financial Activities 

金融科技+绿色金融

FinTech + Green Finance

7、加拿大发布企业反漂绿指南

Canada Releases Anti-Greenwashing Guidance for Companies


8、印度推出社会、可持续发展及可持续发展相关债券新规

India Launches New Regulations for Social, Sustainability, Sustainability-Linked Bonds


9、香港特区政府发售机构绿色债券及基础建设债券

Hong Kong SAR Government Issues Institutional Green Bonds and Infrastructure Bonds

01

国际金融科技监管动态

Global FinTech Trends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明确数字代币服务提供商的监管制度

MAS Clarifies Regulatory Regime for Digital Token Service Providers

6月6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对数字代币服务提供商(DTSP)制度适用范围作出澄清。自2025年6月30日起,仅向新加坡境外客户提供数字支付代币和资本市场产品代币相关服务的DTSP需获得许可。因该类商业模式洗钱风险高,且若实质性监管活动在境外,MAS难以有效监管,加之其许可门槛高,通常不会发放许可,未获许可的此类DTSP届时必须停止受监管活动。而面向新加坡客户提供数字支付代币或资本市场产品代币服务的供应商,原本已受监管,持牌供应商权限不变,且也可为境外客户服务。仅提供实用和治理代币等其他代币相关服务的提供商,不受新制度许可与监管。鉴于仅服务境外客户的DTSP存在更高风险,现有此类DTSP在制度生效时需停止相关活动,MAS已联系可能受影响者,以明确政策立场并商讨逐步停止活动的有序计划。 


相关资讯链接:

https://www.mas.gov.sg/news/media-releases/2025/mas-clarifies-regulatory-regime-for-digital-token-service-providers

国际清算银行和英格兰银行测试人工智能以检测实时支付中的金融犯罪

BIS, Bank of England Tests AI to Detect Financial Crime in Real-Time Payments

6月6日,国际清算银行创新中心伦敦中心与英格兰银行合作发布赫塔项目成果,该项目探索AI在实时零售支付系统中检测金融犯罪与保护隐私的应用。针对跨机构复杂犯罪活动识别难题,团队用AI分析支付数据,构建含180万模拟账户和3.08亿笔交易的合成数据集(无个人信息)。结果显示,系统对非法账户检测率较标准方法提升12%,新犯罪模式识别率提升26%,证实AI可作为现有工具补充。项目强调需关注现实部署的法律监管问题,以及数据质量、模型反馈和技术透明性。


相关资讯链接:

https://fintechnews.ch/london/bank-of-england-bis-ai-financial-crime-payments/76652/

阿布扎比国际金融中心实施数字资产新监管框架

ADGM Implements New Regulatory Framework for Digital Assets

6月10日,阿布扎比全球市场(ADGM)的金融服务监管局(FSRA)宣布,对其数字资产监管框架的修订立即生效。这些修订是在就2024年第11号咨询文件广泛征求业界意见并获得反馈后做出的。其重点在于完善虚拟资产(VA)在ADGM内被批准用作可接受虚拟资产(AVA)的流程,同时对从事涉及虚拟资产的受监管活动的授权人员(即虚拟资产公司),修订了资本要求和费用结构。此外,新引入了专门针对VA的产品干预权力,并制定正式规则,进一步强化了在ADGM内对隐私代币和算法稳定币的使用禁令。监管改进措施还扩大了风险投资基金的投资范围,让其在参与数字资产生态系统时拥有更多灵活性。为助力虚拟资产公司适应新制度,FSRA更新了《阿布扎比国际市场虚拟资产活动监管指南》,体现了上述变化,并进一步明确了AVA的评估标准 。


相关资讯链接:

https://fintechnews.ae/26508/abudhabi/adgm-fsra-digital-asset-updates/

02

国内金融科技监管动态

Chinese FinTech Focus

甘肃:积极运用大数据平台对政府投资基金"募投管退"进行全流程动态监测

Gansu: Actively Using Big Data Platform for Full-Process Dynamic Monitoring of Government Investment Funds' "Raise, Invest, Manage, Exit"

6月10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到:健全风险防控体系。政府投资基金要强化内控管理,依法保障出资人权益。严禁各级政府通过违法违规举债融资进行出资,不得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不得强制要求国有企业、金融机构出资或者垫资。探索建立财会监督、审计监督和金融监管等多方联合监管机制,积极运用大数据平台对政府投资基金 " 募投管退 " 进行全流程动态监测,监管数据在各相关部门间共享,防控基金运行风险。

央行、外汇局发文:强化福建跨境金融风险监测与防控

PBOC and SAFE Issue Document: Strengthen Cross-border Financial Risk Monitoring and Prevention in Fujian

6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若干措施》。《若干措施》提出,强化福建跨境金融风险监测与防控。加强外汇形势及跨境资金流动监测评估,密切关注跨境资金流动边际变化、结构性变化及发展趋势,强化预期引导,防范风险跨区域、跨市场、跨境传递共振。持续跟踪监测风险,综合运用现场核查、风险提示等多种方式,及时妥善处置相关风险。

湖南:综合应用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预警数据,持续打击非法金融活动

Hunan: Comprehensively Applying Local Financial Risk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Data to Continuously Crack Down on Illegal Financial Activities

6月13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南省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方案(2025—2027年)》。其中提出:激发现代服务业创新活力。以数据赋能金融高质量发展,运用股交链数据助力企业在新三板上市。用活用好企业融资服务数据,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推动气象、医疗等数据与保险业深度融合,助力降本增效。综合应用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预警数据,持续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以数据赋能软件、信息、租赁、物流等行业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促进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品质发展、开放发展。

03

绿色金融+金融科技

FinTech + Green Finance

加拿大发布企业反漂绿指南

Canada Releases Anti-Greenwashing Guidance for Companies

6月9日,加拿大竞争局发布环境声明最终指南,要求企业宣传环境效益时遵守反漂绿法。指南规定未来环境声明(如净零目标)需有证据和具体计划支撑,产品性能声明需经实际测试,企业环境效益声明需依据国际公认方法论并可能需第三方验证,同时要求环境声明避免夸大、清晰具体。该指南基于去年修订的《竞争法》,违反者最高可罚1500万美元或年收入3%,已有企业如加拿大皇家银行撤回相关可持续性主张。

印度推出社会、可持续发展及可持续发展相关债券新规

India Launches New Regulations for Social, Sustainability, Sustainability-Linked Bonds

6月9日,印度证券交易委员会(SEBI)发布非绿色ESG债务证券框架,规范社会债券、可持续性债券(SLB)等发行。框架要求相关债券资助项目需符合国际资本市场协会(ICMA)原则、气候债券标准等国际公认准则。社会债券资金需用于基础服务、就业创造等六大领域,发行时披露项目目标与资金追踪机制,发行后年度披露资金使用情况并由第三方审查。SLB需披露可持续性战略、关键绩效指标(KPI)及可持续性绩效目标(SPT),第三方需评估KPI相关性与SPT合理性。该框架与绿色债券单独框架互补,覆盖ESG债务工具全生命周期监管。

香港特区政府发售机构绿色债券及基础建设债券

Hong Kong SAR Government Issues Institutional Green Bonds and Infrastructure Bonds

6月4日,香港特区政府宣布,根据政府可持续债券计划及基础建设债券计划,成功定价总值约270亿港元的绿色债券及基础建设债券,涵盖港元、人民币、美元及欧元四种币种。本次发行于6月3日定价,6月10日交收,并将在港交所和伦敦证交所上市。债券期限覆盖5年至30年,年息率在2.60%至4.151%之间,认购倍数高达3.3至12.5倍,吸引超过30个市场的环球投资者踊跃参与。此次为香港特区政府首次发行30年期港元债券,亦是港府历来发行年期最长的港元债券。绿色债券及基建债券将根据《绿色债券框架》及《基础建设债券框架》筹集资金,注入基本工程储备基金,用于合资格的绿色及基建项目。该批债券分别获得国际评级机构AA+及AA级评等。香港特区政府将继续定期发布绿色及基建债券报告,披露募集资金使用及环境效益情况,进一步推动低碳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Chinese website redirect link:https://www.bj-first.org.cn/single/445.html

Recommended information